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: 13817346314

实验室如何选择适合的信息化系统?

发布时间: 2025-06-20阅读次数: 239

< 返回新闻中心

实验室如何选择适合的信息化系统?
“花百万买顶配系统,80%功能用不上”“照搬同行系统,实验员集体吐槽难用”“用1年系统,新增项目却没法扩展”——这些实验室的“选系统翻车现场”,暴露的是“重功能轻需求”“重价格轻适配”的误区。选系统不是“越贵越好”,而是要找“贴合业务、用得顺手、长得大”的“对的伙伴”。
一、先“照镜子”:明确自身需求是第一步
选系统前,实验室需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
业务类型:检测实验室(需对接CMA/CNAS)、研发实验室(支持配方优化)、教学实验室(记录学生操作)需求差异大。某高校教学实验室曾买“检测版”系统,因缺“学生步骤记录”功能被迫手工补录;某检测机构买“教学版”系统,又因无“数据上报”模块被通报。
现有流程:样品登记是“先扫码再录系统”还是“先系统登记再贴标”?某材料实验室因系统强制“先填设备编号再录样品”,与实际操作冲突,实验员直接弃用。
人员习惯:实验员是“50后老专家”(偏好简单界面)还是“95后新人”(习惯移动端)?某药检所买“全移动端”系统,老专家因操作困难抵触;另一实验室选“PC端+简明菜单”系统,全员2天学会。

实验室信息化系统
二、看“核心功能”:解决痛点比“功能多”更重要
系统常以“功能全”为卖点(如“100+模块”),但实验室需聚焦“解决核心痛点”:
必选功能:样品易混淆?选“唯一码追踪”;数据手工录入易错?选“设备直连采集”;报告总被退回?选“自动合规报告”模板。某环境检测实验室因“数据漏检”问题,重点考察“异常预警”功能,上线后漏检率从12%降至0。
冗余功能:“智能排班”对24小时检测实验室有用,对“朝九晚五”研发实验室是摆设;“多语言翻译”对跨国实验室必要,对本土教学实验室反增复杂度。某化工实验室砍掉冗余功能,成本降40%,效率提30%。
三、查“扩展性”:今天能用,明天也要“长得大”
实验室业务会变(新增项目、更新标准),系统需“能生长”:
设备兼容:现有设备(如安捷伦色谱仪)是否有接口?未来设备(如国产光谱仪)能否对接?某新能源实验室因系统仅兼容进口设备,新增国产设备后需额外买插件,成本增20%。
模块扩展:新增“基因检测”项目,系统能否快速加模块?更新标准后,系统能否自动同步限值?某食品检测实验室选“低代码平台”系统,新增模块拖拽配置2天完成,远快于传统系统的3个月开发。
四、验“服务力”:买系统更要买“长期保障”
系统上线不是终点,需考察供应商的“服务力”:
培训支持:是“发手册自学”还是“驻场手把手教”?某生物医药实验室因供应商仅远程培训,实验员“不会改报告模板”,3个月后弃用;另一实验室选“驻场3天+1年答疑”供应商,全员1周上手。
响应速度:系统崩溃时,是“48小时上门”还是“等邮件”?某检测机构因供应商48小时未解决故障,延误50份报告,损失20万;另一家供应商2小时远程排查、4小时上门修复,避免损失。
总结:选系统,本质是“选适配”
实验室选信息化系统,不是“选功能清单”,而是“选需求匹配度”:先明确业务、流程、人员特点,再聚焦痛点选功能,确保系统能随业务生长,最后验证服务力。当系统从“外来工具”变成“内生伙伴”,管理效率才会真正“上台阶”——毕竟,用得顺手的系统,才是好系统。

上一篇: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什么很难标准化? 下一篇: 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为什么经常变成烂尾工程用不起来?

创新科技引领未来

关注汇检菁英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

友情链接: 点焊机
Copyright©上海汇检灼越仪器科技有限公司.

隐私政策 Cookies Powered by SE  沪ICP备20002227号-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9253号

咨询电话

 13817346314

QQ号

15168573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