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: 13817346314

如何做实验室设备的期间核查?

发布时间: 2025-08-16阅读次数: 140

< 返回新闻中心

如何做实验室设备的期间核查?
“色谱仪校准报告在有效期内,测值却和标准品对不上”“离心机转速偏差超5%,核查记录找不到”“30台设备手工核查,填表格算数据累到眼花”——这些实验室的“设备失控之痛”,根源在“校准后监管缺位”:只依赖“一年一次”外部校准,忽略了“两次校准间设备可能漂移”的风险。期间核查不是“额外任务”,而是“保障设备状态稳定”的关键环节,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,让核查从“手工麻烦”变为“系统自动管”。
一、为什么必须做期间核查?3个“不得不做”的理由
期间核查是“校准有效期内,用简便方法确认设备状态是否持续达标”,核心是“防患于未然”:
合规底线:CNAS等标准要求“关键设备需在两次校准间核查”,未做或记录不全可能导致认证不通过。
数据可靠:设备受温湿度、频繁使用等影响,可能在校准期内“悄悄漂移”。
成本优化:核查能提前发现“性能下降”设备,避免“带病工作”导致的重复检测成本。

如何做实验室设备的期间核查
二、传统核查的3大痛点:手工操作“易漏、易错、难分析”
传统核查依赖“人工排计划、手工填记录、纸质存报告”,看似简单却“埋雷”:
计划易遗漏:设备多、周期杂,靠Excel+备忘录排计划,常“漏查某台”或“超期未查”。
记录易出错:手工填“时间、温湿度、测量值”,“25℃写成52℃”“漏填设备编号”等问题频发。
分析难追溯:数据分散在“纸质本+U盘”,分析“设备年度漂移趋势”需“翻12个月记录+手动录入Excel”,耗时3天。
三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:让核查“自动、精准、能分析”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“自动化计划、智能化记录、可视化分析”,让核查从“人工操心”变“系统兜底”:
自动排计划,不漏一台:系统根据“设备类型”“使用频率”“历史漂移率”自动生成计划,到期前3天“短信+弹窗”双提醒。
智能填记录,数据“零错误”:内置“核查模板库”,扫描设备二维码自动填充“编号、上次校准日期”,输入“测量值”后系统自动计算“偏差是否合格”。
可视化分析,趋势“一目了然”:系统将数据按“设备→时间→参数”生成“漂移趋势图”,标记“接近临界值”设备。
全流程追溯,合规“有证可查”:每条记录自动关联“设备档案”“环境温湿度”“操作人员电子签名”,审计输入“设备编号”,3秒调阅“计划到报告”全链路。
总结:期间核查管得好,设备状态“稳得住”
设备期间核查不是“走过场”,而是“保障数据可靠、降低运行风险”的关键动作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“自动排计划防遗漏”“智能填记录防错误”“可视化分析早预警”“全流程追溯保合规”,让核查从“手工麻烦”变为“系统智能管”。当实验员不为“漏查、错填”焦虑,当管理员从“翻记录、算数据”变为“看趋势、做决策”,实验室的设备管理才能真正从“被动应付”升级为“主动掌控”——毕竟,核查“准”了,设备才“稳”了。

上一篇: 上海汇检在实验室信息化过程中,能提供什么帮助和服务? 下一篇: 开始部署LIMS前,实验室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(如流程理、人员培训)?

创新科技引领未来

关注汇检菁英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

友情链接: 点焊机
Copyright©上海汇检灼越仪器科技有限公司.

隐私政策 Cookies Powered by SE  沪ICP备20002227号-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9253号

咨询电话

 13817346314

QQ号

1516857347